茶葉批發商   中秋禮盒推薦   過年伴手禮推薦

台灣茶聞名世界,不論凍頂烏龍茶、文山包種茶、日月潭紅茶等等,常都是觀光客的伴手禮。台灣人也喝很多的茶,從早年的茶文化,到現在的手搖茶飲世代,都顯示茶與台灣社會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。過去已經有非常多的研究發現茶本身含有多種的營養物質,像是兒茶素、其他多酚類物質、維生素C等,但是茶的泡法百百種,要怎麼泡才最營養呢?

茶的泡法百百種,要怎麼泡才最營養呢? 圖/ingimage

熱泡茶有較多的兒茶素


茶的沖泡方式非常有學問,根據茶道專家邱國雄表示,茶與水要以1:50的比例沖泡,茶溫則根據不同的茶種而有些不一樣,比如說綠茶適溫為70至80度,烏龍茶需要90至95度。

傳統泡茶法都是是用高溫的水沖泡,研究也發現,用熱泡的方式,營養素萃取效果會比冷泡的好。

2008年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的研究,將綠茶以攝氏90度的水溫浸泡20分鐘或攝氏4度的水溫浸泡24小時,檢測其萃取物含量。結果發現以茶:水為1:50的泡法,熱泡可萃取的物質含量約是冷水泡法的2倍,抗氧化效果也是以熱泡茶較佳。進一步檢測其兒茶素含量,熱泡茶的兒茶素總量則多了20%,顯示熱泡的營養價值比較冷泡茶高。

喝冷泡茶比較不會心悸


許多人不敢喝茶、喝咖啡是因為咖啡因,雖然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咖啡因具有非常多的功效,並非想像中的那麼不好,但是衛生福利部還是建議健康成人一天不要喝超過300毫克,約是2至3杯的美式咖啡或5至6杯的綠茶,對於會對咖啡因敏感的人,營養師確實建議要減少攝取咖啡因,避免發生心悸、頭痛、失眠等問題。

前文提到冷泡茶會有比較低的兒茶素萃取率,但同時也具有較少的咖啡因。研究顯示,冷泡茶的咖啡因比熱泡茶少了20%,而且這篇研究是將茶葉浸泡了24小時,所以如果對咖啡因敏感,但又想要喝茶的人,可以選擇冷泡方式且不要浸泡太久就能降低攝取到咖啡因的機會。

冷泡這樣泡更營養


研究雖然指出熱泡的整體萃取率與兒茶素含量較高,不過冷泡茶並非沒有營養,只是含量較低。研究顯示,只要提高茶與水的比例,整體萃取率就可以大幅提高。

在2008年的研究中就有提到,若茶:水為1:50的比例提高至1:10,也就是1公升的水就要用到100克的茶葉,可以顯著比原本1:50沖泡比例的茶水,提升48%的兒茶素含量,這含量其實不輸熱泡茶。只是這種浸泡方式非常耗茶葉,應該很少人會這樣做,所以我們可以先用熱泡法泡茶,再冰入冰箱冷卻,就可以喝到好喝又營養的冷茶。

 



春勇茶王

參考資料:https://health.udn.com/health/story/11189/2883515

 

Orignal From: 茶葉熱泡 冷泡哪個營養 4個泡茶溫度的冷知識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